家禽免疫力低下的表现如下:
1、大群精神正常,个别出现零星伤亡,机体瘦小等。
2、个体发育不匀称,有啄癖现象。
3、鸡群肠道功能紊乱,过料拉稀,对营养物质吸收率低,吃1斤浪费3两。
4、免疫力低下,对病*和细菌等抵抗力下降,容易感染疾病。
5、长期处于应激状态,易发生慢呼、大肠杆菌、球虫、沙门氏菌和肠*综合征,且易反复发作。
1、生长发育缓慢,出栏时间延长,料重比增大,成本上升;
2、个体发育不匀称,不能实现真正的“全进全出”,影响年出栏数;
3、羽毛灰暗凌乱,鸡喙、爪、腿颜色淡,卖相不佳,价格被压;
4、精神状态不佳,类似“病态”,价格被压,利润直接流失。
1、产蛋率增长不快,推迟产蛋高峰,少产蛋;
2、产蛋高峰期持续时间短,产蛋减少;
3、次品蛋多如无壳、薄壳,有效产蛋率不高;
4、蛋清稀薄,蛋*质量不高,蛋重下降,利润直接流失;
5、种蛋受精率、孵化率很不稳定,鸡雏质量不高,投诉率高。
引起家禽免疫力差的亚健康因素
1、霉菌*素
霉菌*素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危害众所周知,急性的霉菌*素中*可以呈现出明显的疾病状态,而慢性的霉菌*素中*更多的是表现为畜禽生产性能变差。
2、免疫抑制
免疫抑制是一种暂时或永久性的机体免疫应答紊乱状态,它由免疫系统的损害而产生并导致对疾病易感性的增加。
因此,常导致死淘率大幅上升,生产性能显著下降。
其特点是:
◇免疫抑制病发病相对缓慢,发病率差异比较大;
◇多数不表现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不显著,仅个别表现出死亡率不高;
◇禽群对疫苗免疫的反应能力下降,常达不到有效保护的免疫水平,造成免疫保护失败;
◇对病原的再次感染率明显提高,很容易发生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;
◇MDV、REV、ALV、IBDV之间还可发生二重感染、三重感染和多重感染;
而REV、ALV等能够污染某些疫苗,再通过疫苗传播给其他禽群。
3、营养缺乏
一般说来,在营养与免疫之间出现两种类型的相互作用。
第一,营养能影响禽类的免疫力进而影响对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;
第二,因传染病应激引起的免疫应答反过来影响机体的生长、繁殖、代谢和营养物质的需求。
在幼龄阶段,动物机体和免疫系统与淋巴器官均在快速发育,因此营养物质缺乏尤其对免疫系统有显著损害作用。
总的来说,如下营养缺乏对免疫系统影响显著:
◇缺乏如铁、硒等微量元素比缺乏常规养分例如蛋白、能量等更能削弱免疫系统的发展;
◇亚油酸、维生素A的缺乏,尤其能对免疫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。
4、鸡舍管理
管理中诸如空气流通、鸡的密度、鸡舍条件、每日鸡群鸡舍的清空与清洗等都可能对鸡群免疫力产生负面的影响,并造成鸡场应激的增多。
◇空气流通不畅对于免疫的影响(极少有人考虑)。
当鸡被迫呼吸污浊的空气时,呼吸道粘膜免疫机能因超载而崩溃;
◇疫苗接种本身就是一种应激,野蛮的免疫操作,更进一步的降低鸡的免疫应答能力。
因此,应激条件下的管理不当,在免疫后发病中扮演重要的角色。
5、慢性小肠球虫病
家禽70%的免疫系统分布于肠道,而体内80%的抗体由肠道免疫系统合成。当球虫感染导致肠上皮大面积坏死与脱落。因此,分布在十二指肠、空肠、回肠的淋巴滤泡结构破坏、功能丧失,盲肠扁桃体充血出血坏死,免疫机能也随之降低。从而导致鸡群抗病抗应激能力低下。
免责申明:文章源自网络,平台分享主要用于供给大家学习、交流。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,支持正版。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,立刻删除!
史无前例特大促销:买赠,买赠
01
主要成分
大肠杆菌噬菌体、沙门氏杆菌噬菌体,魏氏梭菌噬菌体、抗菌肽、溶菌酶
02
功能主治
1、针对大肠杆菌、沙门氏杆菌、魏氏梭菌有特效
2、针对各种细菌引起的拉稀、绿便、腹泻、坏死性肠炎有奇效
3、针对输卵管炎、卵巢炎有效
4、针对腺胃炎、肌胃炎有效
5、可以作为开口药
03
用法用量
本品每袋克,兑水斤,连用四天
详情咨询
温馨提示:最后提醒养殖朋友,家禽容易出现甩鼻、干咳、呼噜、张口伸脖子呼吸困难发生感冒、流感等病,有的用一两个疗程药物也不见好转,治疗本病原则:先保命,后治疗(即先化痰,中消炎,后清*),现有一成熟治疗方案,经过数万养户验证!轻则3天,重则4天即可治愈,详细了解此方案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
“*策开了口子!”养殖场可以使用永久基本农田
兽医临床药物“配伍困难”和“配伍禁忌”附常用兽药配伍禁忌表(完整版)
中央特批!9月起,农业用地上建设圈舍不用审批!国土资源部力挺中国养殖业!
传喉防疫的四个“坑”!养鸡人千万不要掉进去,躲远点!
雏鸡“过三关”“抓三点”
呼吸道病、支堵必须知道的真相,90%的养户都果断收藏!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